对于java程序员来说,对框架、数据库、服务器等这些内容的掌握缺一不可,写一个编程,开发出一个程序,这些工具也都不可或缺,微服务架构也是其中的一员。对于java零基础的小白来说,或许对微服务架构还比较陌生,下面为新手朋友们介绍一下微服务架构是什么。
微服务一词源于 Martin Fowler(马丁.福勒)的名为 Microservices 的博文,可以在他的官方博客上找到这篇文章:
http://martinfowler.com/articles/microservices.html
中文翻译版本:
https://www.martinfowler.cn/articles/microservices.html
那么微服务架构是什么呢?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风格和架构思想,它倡导我们在传统软件应用架构的基础上,将系统业务按照功能拆分为更加细粒度的服务,所拆分的每一个服务都是一个独立的应用,这些应用对外提供公共的API,可以独立承担对外服务的职责,通过此种思想方式所开发的软件服务实体就是“微服务”,而围绕着微服务思想构建的一系列结,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微服务架构”。
简单地说, 微服务是系统架构上的一种设计风格, 它的主旨是将一个原本独立的系统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这些小型服务都在各自独立的进程中运行,服务之间通过基于HTTP的 RESTful API 进行通信协作;被拆分后的每一个小型服务都围绕着系统中的某一项业务功能进行构建, 并且每个服务都是一个独立的项目,可以进行独立的测试、开发和部署等;由于各个独立的服务之间使用的是基于HTTP的JSON作为数据通信协作的基础,所以这些微服务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来开发;
再来总结一下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优点有如下四点:
1、我们知道微服务架构是将系统中的不同功能模块拆分成多个不同的服务,这些服务进行独立地开发和部署,每个服务都运行在自己的进程内,这样每个服务的更新都不会影响其他服务的运行;
2、由于每个服务是独立部署的,所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监控每个服务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性能容量的评估,通过压力测试,也很容易发现各个服务间的性能瓶颈所在;
3、由于每个服务都是独立开发,项目的开发也比较方便,减少代码的冲突、代码的重复,逻辑处理流程也更加清晰,让后续的维护与扩展更加容易;
4、微服务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进行开发;但是在系统架构领域关于微服务架构也有一些争论,有人倾向于在系统设计与开发中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软件系统的低耦合,被认为是系统架构的未来方向。
Martin Fowler(马丁.福勒)也给微服务架构很高的评价,同时,对微服务架构也有人持反对观点,他们表示:
1、微服务架构增加了系统维护、部署的难度,导致一些功能模块或代码无法复用;
2、随着系统规模的日渐增长,微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增加了集成测试的复杂度;
3、随着微服务的增多,数据的一致性问题,服务之间的通信成本等都凸显了出来。
相信通过上面对微服务架构概念和优缺点的介绍,零基础的朋友们对微服务架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在此基础上,在java培训课程中可以学到更多微服务架构操作方面的知识,能用于实际的开发工作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与价值。
HelloWorld10-31 08:24
军哥08-12 23:29
江湖人称小李白12-10 10:41
IT逐梦者08-17 21:43
HelloWorld11-06 11:19